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怎样让自己的存款更安全? 别被高额贴息迷惑

今日早报  2015-05-26 09:24

[摘要] 近,石家庄女老板王丽发现自己的1080万元存款突然只剩下了124元。后来,她发现自己手持的U盾号码与存单上的U盾号码不一致。有相同遭遇的不止王女士一人,总涉案金额目前已达到千万。

企业存款失踪,储户存款消失,从去年开始,各地出现几起银行存款“失踪”事件。

对于普通储户而言,该如何防范风险,确保自己的存款安全呢?

原因:存款安全事件主要有四种情况

从目前媒体报道的存款“失踪”事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真假U盾结合偷转资金:

近,石家庄女老板王丽发现自己的1080万元存款突然只剩下了124元。后来,她发现自己手持的U盾号码与存单上的U盾号码不一致。有相同遭遇的不止王女士一人,总涉案金额目前已达到千万。

银行的“内鬼”就是用其他U盾偷偷转走了储户们的钱。据报道称,一名储户介绍,当时并不想办理U盾,而且营业员称办理U盾需要收取费用,她提出能否免费办理。银行客户经理带领她到另外一个窗口后,该窗口营业员为她免费办理了U盾。

以高额贴息作为诱饵:

许多丢失存款的储户就是听信了别人承诺的高额贴息。比如,去年的杭州联合银行一工作人员伙同他人诱骗储户资金案,“中介”就是向储户承诺了13%的年利率,并要求他们签订了一份承诺书,内容包括“不开通短信提醒”、“不开通网银权限”、“不通存通兑”、“不查询”、“不提前支取”,更可笑的一条是“不对在银行工作的亲人朋友提起”……稍有警惕的人肯定会觉得,这样奇怪的条款其中必然有诈,但在高息诱惑下,一些储户还是签了字。

社会人员利用银行系统漏洞作案:

以泸州老窑公司“丢失”1.5亿元银行存款一案为例子,数名诈骗分子合谋伪造银行印章,编造假存款合作协议,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到公司上门开户,获取公司有关开户所需资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印章,伪造开户资料,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并使用假印鉴将存款全部从银行转出。

存款变“保单”甚至“飞单”:

一些人混淆存款和理财产品、保险的区别,在个别银行工作人员的忽悠下购买了其他的产品,结果到后发现存款不见了,变成了其他的产品。去年广东有两只私募基金在银行进行募资,承诺付给投资人6.5%至14%的年化,涉案金额达7亿多元。事发后,涉事银行不承认产品是通过银行卖给客户的,而是银行员工私售行为,200多名投资者索赔无门。

问责银监会:不同性质,不同责任,分别处理

针对这些存款“失踪”情况,银行和储户究竟该如何承担相应责任呢?

从法理上看,储户将钱存入银行,双方就形成了委托保管的合同关系。只要储户有合法的存款凭证,自身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及重大过失,双方存款关系自然成立,银行应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张宗新说,储户存在银行的钱如果被犯罪分子通过系统漏洞冒领,除非储户参与其中,否则银行要承担部分责任。

从上面情形看,如果是诈骗分子通过银行系统漏洞作案的,那么银行无疑要承担责任。而对于由“贴息存款”造成的存款丢失,判定则相对复杂。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不论是“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都属于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有些储户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私下拿到高额贴息,一方面却理所当然地以为存款存在银行,业务办理也在银行场所进行,出了问题就应该由银行负全责。当然,如果有银行内部人士参与,那么银行肯定要承担管理方面的责任。“飞单”事件要区分看待,主要看理财经理在揽储时是否打着银行的名义,是否在其在职期间发生等。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针对存款“失踪”事件曾公开表示,要进一步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因为银行的管理漏洞,还是信息系统的漏洞,还是因为个别社会犯罪分子和银行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造成对存款资金的诈骗等,要分清不同情况,不同性质,不同责任,分别加以处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