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盐城,美丽在水。林木葱茏离不开水,百鸟翔集离不开水,百姓生活更是和水密切相关。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我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的理念引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冬日的晌午,温度虽低,太阳照在身上却暖融融的。1月2日上午,在市区长坝路南侧,沿着前进河坡岸而建的长兴路上,75岁的夏成龙老人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和在河边漫步的人聊着天。“我们夏家祖辈都住在这地方,候下河游泳、捉鱼,后来水质越来越差,河里鱼虾也存不住,那河水黑得都不敢用来浇花。去年整治之后,水质没话说,岸边环境变好了,我们又多了个锻炼的好去处。”说起市区河道整治工作,在前进河边住了一辈子的夏老竖起了大拇指。
生态盐城,美丽在水。林木葱茏离不开水,百鸟翔集离不开水,百姓生活更是和水密切相关。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我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的理念引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去年,市区河道两岸累计种植绿化151万平方米,建设游路44公里。河道两岸成荫的绿树、岸坡游路上雅致的景观、滨河休闲娱乐的群众,构成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市区河道整治过程中,我市实行截污控源、河道整治与景观绿化三步走,全面推广河道岸坡生态防护,着力打造了一批城市生态景观河道。沿河两侧全部违章建筑被拆除,河岸采用草皮护坡、绿化混凝土护坡、抗冲生物毯、生态砌块、格宾石笼等生态防护形式,结合河道两侧现状实施游路工程,还因地制宜实施水上、岸上绿化工程,为更多的水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繁衍的空间。“现在河道整治得干干净净,绿化植被都保护得很好,大家都自觉地维护这个来之不易的环境。”小洋河东支流段的清洁工梁日对河岸环境的变化深有感触,如今每天早晚都有不少市民在河边散步、锻炼。
虽是冬季,但走在盐都区潘黄街道新界沟的河岸上,人行游路宽敞干净,河岸处处有树,移步有景。“整治过程中,我们在规划的蓝线范围内,结合河岸两侧现状,因地制宜实施绿化工程。在沿岸种植香樟、女贞、垂柳、广玉兰等乔木;在水位变化区河坡种植鸢尾、再力花、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在水上河坡铺植籽播麦冬、结缕草、狗牙根、白三叶等草坪,同时还种植红叶石楠及海桐球等灌木。”景观建设是河道整治的“点睛之笔”,潘黄水务站副站长徐新桃指着不远处的亭台介绍,在条件合适的河岸边建游路、建广场、建亭台、建楼阁,每条河道治理至少打造一至两处高品质的水景观,使得市民休闲娱乐有去处,健身亲水有空间。
随着市区河道整治、水环境修复及景观河道的推进,市区人均绿化面积在增加,亲水岸线的长度在增加,城市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早晚在河道沿岸散步健身的市民随处可见,节假日沿河垂钓休闲的身影无处不在。当前,我市坚持因地制宜、一河一策,集中力量将小马沟、大马沟、小新河、串场河、大新河等水面较宽的骨干河道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河道,把人文风情、河流历史、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到河道整治中,形成不同特色和亮点,做足水绿文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